当前位置: 首页 > 动物世界 > 动物之爱,不是这样的!

动物之爱,不是这样的!

2017年11月19日 10:55:45 访问量:368 作者:冉浩
  一夫多妻“开后宫”、一夫一妻秀恩爱、激情过后各奔东西……或许你以为,野生动物的婚配方式大概就是以上这几类。雄性为交配权以死相搏,雌性一心一意抚养后代,貌似也是动物世界的常态。不过,真相并非如此简单……
求偶争斗中的两头南象海豹。雄性南象海豹的体重是雌性的3倍以上,因此它们在繁殖期采用“雌性保卫型”一雄多雌制,获胜雄性可以支配多达几十头雌性。

赢者通吃,后宫风光

在我们印象中,动物世界“开后宫”的情况十分常见,尤其是哺乳动物。高大威猛的雄性高高在上,旁边簇拥着一群百依百顺的雌性,活泼可爱的幼崽都是自己的娃,岂不美哉?其实,作为求偶竞争中的胜者,这些坐拥“后宫”的雄性也没那么爽。为了保住“妻妾”并留下尽量多的后代,它们往往要付出惨重代价。

据统计,大约有2%的鸟类和94%的哺乳动物是一雄多雌制的。但不同物种的雄性“大王”,占据配偶的方式、面临的挑战也不一样。最典型的就是“雌性保卫型一雄多雌制”,在这种婚配制度下,“大王”可以跟N个配偶一起没羞没臊地生活。但正所谓高处不胜寒,这些“大王”必须承受保卫众妻妾的压力。繁殖期才组建“后宫”的海狮、海狗等鳍脚类动物,获胜雄兽几乎要无休止地巡视领地,时刻准备跟前来挑衅的竞争者打上一架,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心。到繁殖期结束时,再强壮的雄兽也会精疲力竭、遍体鳞伤……寿命也会因此缩短。至于组建“长期后宫”的吼猴、叶猴、大猩猩等大部分灵长类动物,雄性首领也必须拼死守护家庭。否则一旦群体易主,新首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首领的幼崽全部杀掉,以让雌性们尽快怀孕,产下自己的后代。

图1
图2
黑斑羚的婚配制度是“资源保卫型”一雄多雌制,雄羚羊在繁殖期间激烈打斗(图1),从而划分出领地,每块领地的“主人”有权追求来访的雌羚羊们(图2)。
黑琴鸡的一雄多雌属于“求偶场型”,雄鸟要用精彩的舞姿和歌喉打败对手,赢得多只雌鸟的青睐。

另一些雄性动物,则是靠拥有领地来短暂占有雌性,称为“资源保卫型一雄多雌制”。非洲草原上的水羚、黑斑羚等多种羚羊,雄性在繁殖期争斗一番,划分出各自的地盘。雌羚羊就在各个地盘间成群游走,而地盘的“主人”就试图跟它们交配。谁能赢得水草肥美的地盘,被雌羚羊光顾的机会就大一些。只不过,这种好地方也往往埋伏着狮子、猎豹等捕食者……

相比之下,“求偶场一雄多雌制”就温和许多。雄性既不占有配偶,也不占据土地,只是大家找一个求偶场展示各自的魅力。最终选出的“男神”就有机会和多个雌性交配,而那些缺乏魅力的倒霉鬼可能一个配偶也找不到。比如在锤头果蝠的求偶竞争中,6%的雄性可以占有80%的交配权。

情场失败,孤独一生

非洲草原上的绿狒狒,平时大家分散觅食。
那些地位较低的雄性有很多机会与雌性亲密接触,“偷情”时有发生。

繁殖期对雄性动物总是残酷的,但对求偶失败的雄性来说,未必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。就算没有实力在求偶竞争中胜出,也可以从别处想办法……

弱势雄性最常见的手段之一,就是找几个好兄弟组建雄性联盟,共同挑战那些后宫主人。这种雄性联盟的建立通常基于雄性个体间的亲缘关系,比如两三头从小一起长大的雄狮,如果它们联合向一位年老的狮王挑战,就极有可能得手。等这几头年轻雄狮“造反”成功后,大家可以共享交配权,直到它们一个个衰老凋零,被更年轻的雄狮帮取代。

更常见的情况是,一些雄性会去偷偷勾引别人“后宫”里的雌性。在多雄多雌的猕猴、狒狒等灵长类群体里,没有交配权的弱势雄性常常趁首领不注意,找个雌性悄悄偷情,留下后代。金丝猴的流浪雄猴们,甚至会从别的猴群里“诱拐”出几只雌猴纳为配偶,组建新部落。

就算外表憨憨的阿德利企鹅,也会使坏。生活在南极周边岛屿上的它们,繁殖期需要用石块来筑巢,以保护卵和雏鸟。但筑巢地的石块不够那么多企鹅用,于是雄企鹅们就会冒着被攻击的风险,相互偷窃石块,以吸引雌企鹅来自己家。而那些没能成功配对的雄企鹅,也不是毫无机会:配对后的雌企鹅,会帮助“夫君”一起找石头筑巢,而那些单身雄企鹅很乐意献出自己手里的石头—前提是雌企鹅要与自己交配。这样一来,这些单身雄企鹅既留下了后代,还免去了孵卵育雏的麻烦。

成对的非洲水雉。雌性水雉(右)在繁殖期内,会先后跟多只雄鸟交配,把跟每一任“丈夫”产下的卵分别交给它们孵化。

雄性才能开后宫

北美的束带蛇,每年冬眠苏醒后就忙起繁衍大计。多条雄蛇会缠着一条雌蛇(图中身体较粗者)进行交配,而雌蛇可以把它们的精子照单全收。

在自然界,不光雄性有权开后宫,“一雌多雄制”在鸟类、两栖爬行动物、鱼类和昆虫中也是存在的。约有0.4%的鸟类采取这种婚配方式,并且和“一雄多雌制”一样分为多种形式。比如资源保卫型的,就是雌性控制一片领地,坐等雄性上门。矶鹬就是其中典型,因为它们的卵很小,而且是由雄鸟孵卵,雌鸟为生育付出的代价低,所以在繁殖期有条件勾引好几只雄鸟。一般来说,雌鸟会给每个“丈夫”3枚卵让它孵化,然后就去找别的雄鸟了。三趾鹑、水雉等少数鸟类,繁殖习性也与此类似。

还有一些种类的雌鸟,既不控制资源也不控制雄性,而是互相干扰、限制对方与雄性交配,而使自己尽可能多地赢得交配权,比如红颈瓣蹼鹬。

在一雌多雄的鸟类中,雌雄的颜值也发生了反转—雌鸟变得更为艳丽,而担负孵卵责任的雄鸟则羽色灰暗。科学家认为,这种婚配制度的产生,很可能是因为雌鸟在每窝里的产卵数固定:比如一窝产3~4枚卵,如果雌鸟希望下更多的蛋,就要再产一窝,这时候可以自己孵一窝,配偶孵一窝。如果再找几只雄鸟的话,雌鸟就可以从孵化中解放出来,只顾拈花惹草……

更常见的一类情况是“精子储存”:雌性在繁殖期可以跟多个雄性交配,之后产下的后代就来自不止一个父亲。这种情况在蛇类中非常普遍,交配时总是好几条雄蛇缠着一条雌蛇,而雌蛇体内有储精腺,可以把它们几位提供的精子照单全收,等排卵时再分别受精。这样不仅更多雄性能有繁衍机会,对雌性来说也有利于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,从长远看对基因传承是有利的。类似情况在果蝠、猫科动物等哺乳类中也存在,只是它们的雄性也有多次交配机会,所以不算一雌多雄。

一夫一妻,恩爱忠贞

成对喂养雏鸟的湿地苇莺。大部分鸟类的“一夫一妻”,其实只是繁殖期的临时搭档,然后就各奔东西。
东南亚的敏长臂猿,是灵长类里少有的一夫一妻典范。成年雄猿在保卫领地方面出力更多,但小家庭的稳定主要靠雌猿的“善妒”:它们会坚决驱赶进入领地的其他雌性。

当然也有许多动物,特别是鸟类普遍崇尚“一夫一妻”,也就是单配制。在繁殖季节,雌性与雄性共同生活,一起养育后代。超过90%的鸟类都是单配制,不过其中大部分并非长期伴侣,只是在一个繁殖期内临时搭伙,来年可能就另觅新欢。它们选择单配制,主要是出于喂养雏鸟的巨大压力,雌雄配合才能喂饱嗷嗷待哺的雏鸟,保证后代的成活率。

然而即便在繁殖期内,看似默契合作的雌雄双方,也常常设法“出轨”。有研究表明在鸟类夫妻档中,约有30%的后代跟雄鸟没有血缘关系。这说明雌鸟不会拒绝外来的诱惑,而“已婚”雄鸟也不甘寂寞……大山雀、大苇莺、双色树燕等雀形目鸟类,都是劣迹斑斑的婚外恋老手。至于曾被视为爱情楷模的鸳鸯,雄鸳鸯更是“花心大萝卜”,只在求偶时百般讨好雌鸟,到了育雏阶段就不闻不问,转头更换情侣。但从繁衍后代的角度说,鸟类这样做无可指摘:和多个对象交配产卵,有利于分散风险,避免把自己的蛋都放在一个窝里。

还有些雄鸟玩得更过分——直接包养“小三”甚至小四小五小六!一些雄性花斑鹞在繁殖期,会先找到一只雌鸟做“原配”,等它开始下蛋后就暂时开溜,去另建巢穴、赢取更多雌鸟的欢心。等到原配的卵孵出雏鸟,雄鸟又回归家庭扮演起好男人,把主要精力用来照顾自己与原配的后代,对“小三”们的雏鸟只是偶尔照顾一下。结果往往是,雄鸟跟原配的雏鸟发育良好,而“小三”们的雏鸟成活率低,瘦小不堪。尽管雄鸟通过“出轨”留下了更多后代,但投入产出比并不高,属于一种比较冒险的繁衍策略。而苦苦育雏的“小三”们,无疑是受害者。

当然,也不是所有的雌性动物都这么好欺负。就如灵长类中少见的“一夫一妻”践行者长臂猿,雌猿在赶走异性方面非常强势,成为家庭和谐稳定的中流砥柱。

长期伴侣,至死不渝

北美洲的鹿白足鼠,配对的雌雄之间很少在外留下“私生子女”,说明它们对配偶比较忠实,在动物界可谓罕见。
雄性鱼的毕生使命,就是找到一条雌鱼当做“长期饭票”,与雌鱼合为一体并靠雌鱼的营养活着。不过代价也极为昂贵:合体之后,雄鱼的大部分器官都会消失。

真相如此残酷,难道动物世界就没有真爱了?倒也未必,外形高贵优雅的天鹅,就称得上感情忠贞。天鹅的伴侣关系可以维持多年,很少破裂,比如疣鼻天鹅平均每年的“离婚率”低于5%。只不过对天鹅的爱情传说还是有些夸大,如果一方不幸死去,另一方既不会殉情也不会孤独余生,而是该续弦就续弦。

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,如果雌雄“合体”永不分离,是不是就不会出轨了?深海中的鱼,就有这种终身相伴的习性,然而这也是一个坑——成年雄的数量接近雌的30倍,而与满口利齿还会发光的雌不同,雄长得又小又弱,身上唯一发达的就是嗅觉,用来在茫茫深海中寻找雌鱼。一旦发现目标,雄鱼就会追过去咬破雌鱼的皮肤,然后将自己的血管与对方融合,成为雌鱼身体的一部分……然而,这个长相厮守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:在“合体”之后,雄鱼的身体就慢慢萎缩,先是嘴巴,然后是大脑、内脏和大部分躯体。最终,雄鱼不再是一条独立的生命,只剩下睾丸囊为雌鱼提供精子!而且,雌鱼并不介意多接受几条雄鱼,人们捕到的雌身上往往有N条雄的“遗迹”。

但是,也有些动物可能是极度忠贞的例外。北美洲的鹿白足鼠,不仅是一雄一雌配对生活,而且根据科学家对它们的DNA分析,鹿白足鼠家庭中90%的幼鼠都是那只雄鼠的后代,这表明雌鼠很少出轨。研究还显示,大约13%的洞穴中,只有成年雌鼠而缺乏雄鼠,人们推测这很可能是雄鼠死亡,雌鼠独守巢穴所致。如果这一解释成真,鹿白足鼠简直是动物中最后的“良心”了。

作为欧洲童话故事里的常见主角,疣鼻天鹅确实能与伴侣长相厮守数十年,但还不至于为对方殉情。而且和其他鸟类一样,许多天鹅在繁殖期照样会“出轨”。

露水夫妻,一拍两散

一对嬉闹中的野生孟加拉虎。平时独居的虎,并非不讲同类之情,尤其是成年雄虎与它领地内的雌虎往往是多年的老相好。

许多独居的哺乳动物,平日里独来独往,育幼也是雌性独自负责,雄性只在交配时跟雌性短暂相处一阵。对这些天煞孤星来说,它们的生活是否完全没有感情的存在,就算跟曾经的交配对象也形同陌路呢?

其实很多时候,哺乳动物是记得和它接触过的异性的,哪怕“撂爪儿就忘”的老鼠也不例外。比如布氏田鼠的雌鼠,就更倾向于和熟悉的雄鼠进行交配,而对陌生雄鼠的兴趣就低一些。不过让鼠妹子们郁闷的是,雄性布氏田鼠却更爱寻找陌生雌鼠交配……

猫科动物更是独来独往的典型,除了狮子、雄性猎豹比较合群,其他基本都是独居。过去人们以为猫科动物成年后毫无同类之情,不过事实并非如此。比如一只成年雄虎的领地会覆盖几只雌虎的领地,它和这些雌虎的关系介于“邻居”和“夫妻”之间。大家平时单独生活、捕猎,但彼此相互认识,雄虎也享有和这些雌虎的交配权。而保卫领地和幼崽不受其他雄虎侵犯,甚至与带崽的母虎分享猎物,也是这只雄虎肩负的责任。幼虎在成长中虽然未必见过父亲几面,但父亲其实一直在暗中守护它们。

编辑:惠友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狼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狼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版权所有

联系地址:哈尔滨市道里区机场路23公里处
邮箱:1360781304@qq.com 值班电话:18004606931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